不忘恩师的启迪
追忆舞美大师何碧溪老师二三事
南粤大地的舞台美术,从五十年代开创粤剧舞美的先驱,前辈中涌现出许多刻苦钻研,辛勤探索的舞美大师,先师为我们舞美创作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恩师何碧溪就是我们熟知的粤剧舞美届当时笑言尊称“三头凶龙”(当时鼎足三立)的舞美大师其中一位佼佼者。
恩师是现时广东粤剧院舞美设计、制作中心前身——前广东粤剧舞台工厂的场长、资深的舞美设计。他四十八年前给我的第一印象:严肃、知识渊博,但同时和蔼亲切,是一位师长中的典范。他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悟力和充满创新性的舞美艺术大师,是我在舞台美术设计的启蒙老师,他对艺术的责任感极强,而且十分认真投入。作为学生当然会在他绘画时聚精会神地看着他作画,不放过任何一笔,从而发现了他在绘景时,喜欢叼着香烟,仔细而认真地在画布上一笔一笔地耕耘,有时候在嘴上香烟的烟灰会变得和香烟一样长,烟蒂烧到嘴唇,在这时候,他才从全神贯注的绘画中回过神来。
恩师平时说话不多,但一打开话匣子,就会滔滔不绝。他很喜欢带我去当时第十甫南信喝咖啡,无所不谈。他对我们这一辈人从来没有正规上过一堂业务课,但从言谈中使我对舞美二度创作认识越来越深刻。他言传身教,令我认识到舞美艺术将文字艺术再现生活而存在的职能。把生活美的真谛,通过概括对形象,典型化地再现于舞台。因此,舞美创作又是生活典型化,没有对生活的认识,就无法创造出典型化的舞美设计作品。恩师的舞美设计的作品,以他独特舞美语言,通过在不同剧目的设计,充分地展现出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历年来的舞美设计的作品都可以看出根据不同内容的剧目,创造了不同的典型化精练舞美语言,化作了舞台永恒的意境,这一切都会令人沉思,令人留恋。六十年代初,他为现代新编历史剧《金鸡岭》创作的舞美设计作品,使人难以忘怀。场景中在不同角度重现出粤北金鸡岭的典型环境,烘托出洪宣娇巾帼英雄的伟岸英姿。老师为了该剧的创作不惧艰辛深入粤北坪石金鸡岭搜集大量素材,他的设计独特,既洗练、又生动,既丰富、又多彩,景中见情,情中见美。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它为推动舞美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打破了早期粤剧布景陈陈相因,没有生活和个性的局面。他重视对生活的观察、研究和猎取,创造出有个性、有光彩,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舞美效果。
老师为了该剧的创作不惧艰辛深入粤北坪石金鸡岭搜集大量素材,他的设计独特,既洗练、又生动,既丰富、又多彩,景中见情,情中见美。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它为推动舞美改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打破了早期粤剧布景陈陈相因,没有生活和个性的局面。他重视对生活的观察、研究和猎取,创造出有个性、有光彩,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舞美效果。
又如,早在一九五七年,恩师为当时广州粤剧工作团(广东粤剧院前身)《梅开二度》的舞美设计突破了前人的常规手法,不作大型的堆砌,每个场景都以精湛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环境元素以助戏文情景的再现。看该剧,我虽然只在少年时,但该剧强大的感染力令我事隔多年仍记忆犹新。这可以说就是我与粤剧舞台美术结下不解之缘之始。
更有幸者,我在文革的浩劫中,拾回《梅开二度》的舞美设计舞台效果拍摄的黑白照片。这宝贵的遗作,对于我在八十年代再度设计该剧。启迪甚丰。在舞美设计大师当中,他是最具有抒发各种情怀意识的能者。他在设计中所展现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是根据不同剧情,寄予了不同的情怀。无论是枯树、新树、苍松、古柏、翠竹、傲雪寒梅、富有南粤神韵的老榕等,都被赋予了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
每当我欣赏着老师为一九六二年国庆设计的“金鸡岭” 巡游彩车照片,就会回想起,这是在国家经济极度困难时期的作品。设计这辆彩车,老师煞费苦心,当时的主要制作原料——棉布,十分紧缺,诺大一辆彩车用布量之大,不言而喻。老师想出了既节约棉布又能达到预计创作效果的办法:将废弃了的包装布,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进行缝接。这种布的编织经纬很疏,布眼相当大,所以着色很困难。老师要求我们把平时画布景剩余的颜料分成多个不同色调涂在彩车造型片架上,待半干的色面上撒上木糠,完全干固后再喷上所需的颜料,这样布眼就可以被糠木覆盖了,大面积的布面看不出“百家衣”的车缝连接线。经过悉心的涂绘,粤北红ZHU岩粗糙的肌理质感凸现出来。一辆造型雄伟“金鸡岭”彩车制作成功。这辆彩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用过一斤新颜料,没有用过一公尺新棉布。一贯以来,在老师的布景制作中,崇尚节俭,厌恶资源浪费。这成为后辈传颂的佳话。
何新荣
2008-5-25
注:何新荣先生是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本文照片由他提供。
图片说明:上、下图为1962年国庆节“金鸡岭”巡游彩车旧照片。